2025年7月7日至10日,安徽理工大学“益行新发·振兴同行”暑期社会实践团的9名成员走进郎溪县新发镇,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聚焦乡村振兴,贡献青春智慧”为主题,团队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、问卷调查等方式,全面了解当地产业发展、民生保障、基层治理等情况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手资料和实践参考。
产业赋能:特色农业激活乡村经济
7月7日下午,实践团的首站来到了涧西村,参观了当地的花木种植基地。项目负责人王云霞向团队介绍了该村通过打造“红叶领航·花木涧西”品牌,依托花卉苗木经济,带动了村民增收的成功经验。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花卉种植的市场需求、销售渠道和生产流程,记录下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。
随后,团队走访了官桥村的“红美人”柑橘种植基地。负责人孙高仁详细介绍了柑橘的种植规模、生产管理和市场前景。通过合作渠道,柑橘的果实销往福州、杭州等长三角城市,不仅提升了当地农业水平,也为周围约50户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。此外,团队还调研了北山村的花卉产业,该村虽然地处干旱地区,但通过技术改进和科学种植,也成功实现了花卉的种植发展。
负责人孙高仁为大家讲解红美人种植过程(朱邵敏 供图)
展开剩余68%治理创新:多元模式共建美丽乡村
7月8日上午,实践团走访了花园村,参观了“电力爱心超市”,这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光伏发电的效益。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、志愿服务等活动积累积分,兑换生活物资,这种积分制管理不仅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,也改善了村容村貌。在交流过程中,团队对“光伏+农业”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下午,团队考察了东夏社区的老街改造工程。社区书记介绍了危房修缮与老年食堂建设的同步推进,切实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。在大圻村,团队参观了当地的环境整治成果,村支书分享了通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,引导村民提升生态意识,使村庄焕发新颜的经验。随后,实践团还走访了新发村,了解了当地法治长廊、村民议事大厅等基础设施建设,展现了基层治理的规范化探索。
电力爱心超市负责人为实践团讲解积分制(贺玉灵 供图)
7月9日上午,团队走访了庄沿村特色家庭农场,实地调研了“再生稻+机械化作业”这一现代农业模式。农场主徐德清向团队详细介绍了再生稻的种植流程及其经济效益,特别强调了“头季收割、根茬再生”的双产技术如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。团队对农场的70%机械化作业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,探讨了农业科技对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的作用。
在双桥村,团队调研了“稻虾共养”生态农业模式,并考察了新建的光伏发电项目。该项目采用“水上发电、水下养鱼”的立体模式,既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,又兼顾了绿色发展,年收益可达120万元。
负责人为实践团讲解光伏发电选址(朱邵敏 供图)
民生为本:服务延伸至"最后一公里"
调研中,团队还重点关注了惠民政策的落地情况。7月8日中午,实践团前往官桥村托管所,向留守儿童开展防溺水和防诈骗知识的宣讲,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。在东夏社区,团队考察了老年食堂的运营,了解了其“按需订餐+优惠补贴”的机制,为留守老人送去了温暖与关怀。新发村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也引起了团队的关注,实践团实地体验了政务办理流程,了解到该平台实现了政务“就近办、一次办”的便捷服务。
实践团与官桥村托管所儿童合影(刘浩东 供图)
通过这次调研,实践团不仅了解了新发镇在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、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措施,也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。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与问卷调查,团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乡村实际情况相结合,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与思路。
(通讯员 贺玉灵)
发布于:安徽省天涯配资,最新股票配资平台配资,正规实盘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